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折叠屏手机的逐渐普及,关于折叠屏手机的屏幕问题投诉尤其突出,具体包括绿屏、漏液、屏幕断裂等,折叠拼手机将消费者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屏幕上,所以一旦出现了问题,对品牌口碑的损害尤其严重,从京东电商平台差评显示,关于华为Pocket S折叠屏发绿问题还屡有发生。
图为发生典型绿屏问题的华为Pocket S折叠屏手机 。 (图源:黑猫投诉平台)
充电问题
充电功能由于和智能手机续航体验直接相关,所以成为仅次于屏幕质量问题的第二重灾区,主要表现在充电慢、充不了电、充电后过热、充电后电池鼓包、充电后续航时间短、充电后手机无法启动等问题。
据《2022中国手机设计监测报告》显示,智能电池容量的发展已逐渐进入瓶颈期,在电池上任何微小的容量增加,都会带来手机厚度增加、手机发热,以及稳定性的问题。
而作为高端旗舰手机,在续航问题上近年来陷入了比拼电池容量和充电功率的怪圈,电池容量有朝着5500mAh发展的趋势,而快充更是直接拉升到240W,过激的参数比拼一旦品控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上述的充电问题。
图为发生电池充电后鼓包开裂的红米手机。(图源:京东售后评论区)
功能性问题
功能性问题发生的情况可谓千奇百怪,直观表现为手机系统卡顿、手机无限重启、通话有杂音、摄像头无法使用、拍摄延迟、GPS定位缓慢、易死机、亮度调节失效、音量调节失效等情况,其中发生在高端智能手机上的手机自动重启情况、手机死机、以及手机摄像头问题最为严重,相关投诉案例超万例。
抛开品控问题,引发功能性问题的原因非常多,其中比较明确的是,近年来头部手机厂商在手机操作系统和影像赛道的比拼加剧,由于系统优化节奏与新品推出无法保持一致,经常出现软硬件磨合不稳发生的手机功能“翻车”事件,比如之前小米MIUI12操作系统就因为小米同期推出的手机新品太多,导致系统与机型打磨不够,导致软硬件口碑双双下滑,让小米管理层不得不对MIUI部门进行 “手术刀式”的调整,可谓多么痛的领悟。
同样,“屏幕、快充、影像”是高端智能手机PK三件宝,摄像头导致的功能性问题尤其突出,在黑猫投诉平台的相关案例就有近万件。近年来手机影像模组在机身上的比重越来越大,摄像头数量、光圈大小、内部机械结构的精密程度都在逐年上升,导致摄像头成为高端智能手机最为“薄弱”的环节,磕碰、磨损、落水、掉落后,首先牺牲的往往就是摄像头,如何补足这块短板,成为今后手机厂商需要重点攻克的技术难关之一。
精密而复杂的高端手机摄像头结构,导致手机摔跌后该处极易损坏。
售后比拼谁是赢家?
除了在硬件上保证品控、设计上不断优化、防止为增加产品卖点激进塞入不成熟科技导致质量为题外,手机厂商和零售商在渠道、物流、售后等软实力的比拼上也同样非常重要。
天鹅奖研究组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手机市场增量已整体趋缓,用户平均换机周期超34个月,市场已经逐渐进入存量时代,伴随而来的就是现有手机的售后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第11届手机设计大赛特邀专家,BCI通讯研究副总经理孙琦接受天鹅奖研究组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主流品牌在质量上已经有一套完整体系以保证用户满意度,但市场关注点已经起变化,手机的售后服务保障和服务标准化已经成为新的焦点,品牌如何让用户感知手机售后服务标准成为新的工作方向” 。
就高端智能手机而言,售后维修存在着维修成本高、质保条款模糊、售后网点分布不均衡等痛点,记者查询三星、华为、小米、荣耀折叠屏手机官网得知,三星Galaxy Z Flip4屏幕维修价格近2500元、三星Galaxy Z Fold4屏幕维修价格近4500元、华为折叠屏的维修费用高达超5000元、小米MIX Fold2内屏的维修价格为4899元、荣耀Magic Vs的内屏维修价格为4379元,几乎都为一款新品直板手机的售价,维修成本极高。而且由于折叠屏手机有着“人为打开”的动作,所以售后极易模糊判定为“人为因素”造成屏幕问题,不予保内维修。某第三方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一整月关于折叠屏投诉案例超过1300余件,其中因为人为损坏争议模糊的案例就高达近半数。
图为产生纠纷的某品牌折叠屏手机,顾客坚持屏幕质量问题,售后坚持人为损坏。(图源:某第三方投诉平台)
调查还显示,传统直板手机售后领域,消费者尤其关心的还包括老手机电池更换、裸机维修、手机帅跌后配件更换(摄像头、后盖、屏幕)等,这些问题也是相关投诉案例的重灾区。
综合发生售后问题的数量、售后纠纷处理速度、售后处理顾客满意度等情况,天鹅奖研究组给出了国内售后服务相对较好的五个品牌,分别是:华为、OPPO、荣耀、vivo、小米,同样也是国内手机厂商领军旗下主打品牌,大厂售后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模式。
写在最后
在手机市场内卷严重的现在,产品高端化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不仅代表着手机制造的越来越精密、越来越贵重,同时还需要伴随着手机软硬件协调和市场生态的打造,从设计、研发到制造,再到渠道分销以及售后和置换、回收,一部手机“从生到死”的一条龙服务才是比拼大厂实力的“试金石”。
延伸阅读:
2023年,手机市场看什么?
会更好吗?四问2023年手机市场
回看2022:十款令人失望的手机
进入“量滞价涨”饱和期,5G手机如何卖?
延伸阅读:天鹅奖
新十年新起点:第11届手机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启动
天鹅奖重磅揭晓:2022 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激燃创新盛火
官宣:2022天鹅奖全名单
重磅:天鹅奖十年特别奖揭晓
谁是隐形冠军?2022手机产业链英雄榜TOP50出炉
天鹅奖十年:格局的瓦解与重塑(附一张图)
直击天鹅奖 | 徐文立: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健康发展
直击天鹅奖 | 王世江:立足研究前沿 助推终端产业高质量
直击天鹅奖 | 曲晓杰:携手打造终端产业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环境
直击天鹅奖 | 孙锋:全力打造具有河源特色的全球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创新高地
直击天鹅奖 | 倪光南:加大原始创新,助力ICT产业自立自强
直击天鹅奖 | 庞策:全球5G终端发展及展望(附PPT)
直击天鹅奖 | 何伟:云网融合下的终端创新
直击天鹅奖 | 陈丰伟:智慧家庭泛智能为终端产业拓展宽广赛道(附PPT)
直击天鹅奖 | 汪恒江:携手产业共建云算终端大生态(附PPT)
直击天鹅奖 | 温晓君:加快5G终端产业发展,抢占未来数字社会入口
直击天鹅奖 | 杨春立:智能终端“三品行动”,推动产业繁荣发展(附PPT)
直击天鹅奖 | 葛颀:手机的元宇宙空间与创新
延伸阅读:天鹅奖十年产业链寄语
天鹅奖十年 | 电信天翼终端副总经理陈力:助推中国手机更高质量发展
天鹅奖十年 | 联通华盛副总经理陈丰伟:泛智能终端进入“运营商时代”
天鹅奖十年 | 移动终端公司副总经理汪恒江:创新算力时代
天鹅奖十年 | 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曾学忠:树全球手机中国标杆
天鹅奖十年 | OPPO刘波:芯片影像和创新形态是站稳高端基石
天鹅奖十年 | vivo首席运营官胡柏山:为用户而卷,持续突破创新
天鹅奖十年丨华为终端战略Marketing副总裁李昌竹:共创健康繁荣全场景新生态
天鹅奖十年 | 中兴通讯终端总裁倪飞:不管竞争多激烈,手机依然是充满魅力的行业
天鹅奖十年 | 联想中国手机总经理陈劲:时间和产品是最好答案
天鹅奖十年 | 努比亚常务副总裁余航:以创新颠覆行业“旧规”
天鹅奖十年 | 黑鲨科技CEO罗语周:一切面向“玩家”体验
天鹅奖十年 | realme中国区总裁徐起:越级向上,为年轻人更“真我”
天鹅奖十年 | 高通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共享创新成果,让5G惠及全球
延伸阅读:天鹅奖十年专家寄语
天鹅奖十年 | BCI副总经理孙琦:“消费者导向”是手机行业终久之不变
天鹅奖十年 | 谦询智库合伙人龚斌:“韧性+创新”是终端企业穿越周期不二法门
天鹅奖十年 | IDC中国王希:路只要是对的,就不怕远
天鹅奖十年丨信通院泰尔实验室安旭东:让用户感受科技力量
官宣:2021天鹅奖全名单
谁在头部?2021手机产业链英雄榜TOP50出炉
“创业”公司紫光展锐:发布5G新品牌,在无人之地开拓绿洲
告别2021,迈进2022:通信产业的十个事件与十种趋势
直击天鹅奖发布:2021 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论道手机变革
手机厂商扎堆发新机,“芯片荒”解除了?
天鹅奖揭晓!2020中国5G终端全球创新峰会举行
6.18手机大战:谁是赢家?
解读天鹅奖:谁在乘风破浪?
编辑 / 钱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