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后人还是找到了大安阁的遗址,并且对大安阁所遗留下来的建筑进行考究。根据史料和后人研究发现,大安阁的建筑基址位于宫城中心,上层是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是元代大安阁的建筑基址。占地面积大,用料很是珍贵,多为条形砂岩围筑和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保存良好的宫城、皇城、外城城墙以及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生态环境,都构成了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都城遗址。
大安阁是一座木质结构建筑,它不能被现代修复。这是因为现代的工匠,还并不能够完全破解古代木质结构的秘密。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大安阁遗址上,就连最为著名的山西省朔州应县的佛宫寺释迦塔,也就是应县木塔也是如此。
应县木塔其实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距今已经建成近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应县木塔经历了数不清的战火和地质灾害,但是这座木塔仍然屹立不倒,简直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实这座建筑能够如此的坚韧,最大的原因是:塔内的木质结构异常的精妙,环环相扣,细节精湛,哪怕和现代的很多专业建筑师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
可惜,毕竟木塔里面的柱子损坏严重,还是需要更多的修复才能够维持这座木塔延长寿命,让人遗憾的是,现在的木质结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很多的专家学者想尽了办法,也不能将这些木质结构修缮完成。更不要说是大安阁了,他的结构更加复杂。大安阁的内部结构曾在马克·波罗的记录中出现过“构高二百二十有二尺”,“构九楹,中为楹者五,每楹尺二十有四,其耳为楹者各二,共长七丈有二尺。”由此可见,大安阁的内部结构是多么的精致。
虽说大安阁的木质结构所蕴含的技术高超,这是我们的骄傲,但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现如今的技术,还不能够破解木质结构的秘密,自然不能对这些建筑物破损的地方进行修缮,这也是一种悲哀吧。希望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安阁一定能够复现,这对于未来的考古界和建筑界来说,都是一件重大利好的事。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