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足球联合会世界杯(英语:FIFA World Cup),又称国际足联世界杯,通常简称世界杯、世界杯,是一项国家级男子足球队之间的国际比赛,由世界足坛最高管理机构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每4年举办一次,与奥运会交替进行。世界杯亦为世界足坛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赛事。自1998年法国世界杯起,电视转播观众人数达到40亿人次。1930年为世界杯的首届比赛,冠军是乌拉圭队,1942年、1946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办。世界杯分成预选赛和决赛圈2个部分。预选赛部分会在决赛圈展开的前3年举行,以决定哪些球队能进入决赛圈。目前有32队能打进决赛圈,球队会在主办国境内进行为期1个月的决赛圈以争夺冠军宝座。世界杯决赛圈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赛事之一,2006年世界杯决赛共有7亿人次收看。虽然每届赛事都有“黑马”出现,而且部分亦都表现不俗(如2002年土耳其夺得季军,2018年克罗地亚夺得亚军),但目前为止还没有“黑马”成功夺冠过。现今已举办的21届赛事中,共有8个国家曾赢得冠军。巴西队是唯一打进全部21届决赛圈之球队,共赢得5次冠军。意大利队、德国队获得4次冠军,仅次于巴西。乌拉圭队、阿根廷队、法国队分别2次夺冠。英格兰队则在自己主办的赛事取得1次冠军,西班牙队也在南非夺得首个世界杯冠军。最近一届举办于2018年,由法国队夺得冠军。
业余的联合王国国家足球队出战1908年奥运会夺得冠军的阵容。
世界上第一场国际性足球赛是1872年在苏格兰格拉斯哥进行的对抗赛,由苏格兰代表队对英格兰代表队,而首次国际性比赛为1884年开始举办的英国本土四角锦标赛。在这时期,英国之外的地方几乎没有这项体育运动。19世纪末,足球运动传入南美洲。1901年,第一场在英国(包括爱尔兰)之外的正式国际比赛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对战双方是乌拉圭队与阿根廷队。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足球在全世界渐渐普及化,奥运会亦引入足球比赛,在1900年、1904年和届间运动会列进表演项目(取得冠军没有奖牌);1908年,足球成为奥运会正式项目。在英格兰足球总会的计划下,这赛事只限业余球员参赛,球赛着重表演多于竞争。代表英国出赛的英格兰业余足球代表队蝉联了1908年和1912年两届奥运会的冠军。
国际足联于1904年成立之后,曾经尝试在1906年脱离奥林匹克框架、在瑞士举办一次国家间的国际足球比赛。这是国际足球的最初尝试,而据国际足联官方历史形容,这项比赛是失败之作。
在奥运比赛继续只限业余球队和球员出赛之下,托马斯·立顿(英语:Thomas Lipton)爵士在1909年于都灵举行托马斯·立顿爵士杯(英语:Sir Thomas Lipton Trophy)。该锦标赛是由不同国家的俱乐部竞逐,每支俱乐部为自己所属的国家之代表。这项比赛有时会被认为是第一届世界杯(The First World Cup),意大利、德国和瑞士都派出本土最顶级的俱乐部出战,但英格兰足球总会不欲参加赛事并拒绝派出职业俱乐部参赛。纳顿邀请达勒姆郡的业余球队西奥克兰镇足球俱乐部(West Auckland Town F.C.)参赛,以代表英格兰。结果西奥克兰顺利在赛事取胜,并于1911年成功卫冕冠军,赢得可永久保存的冠军奖杯,亦对首开保存奖杯制的先例。
1914年,国际足联决定将奥运足球比赛定为世界业余足球锦标赛(world football championship for amateurs),并负责管理赛事。这为世界上首次洲际足球比赛(1920年夏季奥运会足球比赛)的举办铺平了道路。13支欧洲国家队以及埃及队参加了这届充满争议的比赛,最终主办国比利时在决赛不战而胜赢得冠军。随后的1924年和1928年奥运会冠军由乌拉圭赢得。1928年,国际足联决定在奥运的架构之外创办他们自己的国际赛事。由于当时乌拉圭连续赢得两届官方足球锦标赛的桂冠(国际足联的职业时期始于1924年),且正逢1930年迎接独立百年大庆,提出全额负担各参赛国家的费用,国际足联因而决定将主办权授予乌拉圭。
首届世界杯
世纪球场(Estadio Centenario),1930年首届世界杯决赛之举行地点为乌拉圭的蒙特维多
在洛杉矶举行的1932年夏季奥运会并未将足球列入正式项目,原因是足球在美国的普及性非常低,同时美式足球正不断发展。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IOC)亦不认同其业余性质,所以这届奥运会取消了足球项目。国际足联主席儒勒·雷米打算将首届世界杯赛事定于乌拉圭举行。但对于处在大西洋的欧洲国家来说,远赴位于南美洲的比赛场地乌拉圭比赛,是一个漫长及昂贵的行程。所以在赛事展开的两个月前,并没有任何欧洲国家保证派出代表队征战。雷米说服了比利时、法国、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参赛。赛事总共有13支队伍参与,包括7支南美洲球队、四支欧洲球队和两支北美洲球队。
1930年7月13日,首届国际足联世界杯正式展开,首两场赛事同时进行,法国队和美国队旗开得胜,他们分别以4:1击败墨西哥队和3:0击败比利时队。世界杯史上的首个进球是法国队的卢逊·罗伦特(Lucien Laurent)取得。决赛于蒙特维多球场举行,有93,000名球迷入场观看赛事,结果乌拉圭队以4:2击败阿根廷队夺得冠军,成为首个赢得世界杯的国家。
发展
早期的国际足联世界杯受到交通不便和战争等问题的阻碍,仅有少数南美洲国家愿意在1934年和1938年特意远赴欧洲参加世界杯,其中巴西是唯一参与这两届赛事的南美洲国家代表队。1942年和1946年世界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被迫取消。
1950年世界杯,英国首次派出代表参赛。英国球队在1920年退出了国际足联,一方面是出于不愿同本国的战争敌手比赛的意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足球只是英国人自己的运动,但1946年应国际足联力邀,他们再次加入。这届赛事是乌拉圭队继1930年世界杯之后再次夺冠。乌拉圭队抵制了之前的两届世界杯。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他们以2:1反胜巴西,再次捧走冠军奖杯。乌拉圭队与巴西之间这场经典的决赛被后人称为“马拉卡纳之战”(Maracanazo)。
各国在世界杯的最佳成绩。
从1934年至1978年世界杯,各有16队会晋级决赛圈;除了1934年的奥地利,球队在晋级决赛圈后被纳粹德国吞并,使该届只有15队参加决赛圈;以及1950年的印度、苏格兰和土耳其先后退出,只剩下13队参赛。大部分参赛的国家队都来自欧洲和南美洲,少数来自北美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直到1982年,只有以下数支非欧洲和南美球队突破第一轮:美国队在1930年进入半决赛;古巴队在1938年进入四分之一决赛;1966年的朝鲜队爆冷进入8强;墨西哥队在1970年同样进入8强赛。
从1982年世界杯起,决赛圈参加队伍增至24队,1998年起扩增至32队,并增加了非洲、亚洲和北美洲的球队竞逐决赛圈的机会。唯一例外的是大洋洲,该洲从未有球队取得一张完整的决赛圈入券。近年来,这些洲的球队表现比过往更为理想,有多支球队曾进入四分之一决赛,包括1986年的墨西哥队、1990年的喀麦隆队以及2002年的塞内加尔队和美国队。然而欧洲和南美洲的球队始终技高一筹,以2006年世界杯为例,晋级8强的队伍全部来自这两洲,而进入半决赛的队伍则全部来自欧洲。
此外,共有198支国家与地区代表队参与2006年世界杯决赛圈席位的争夺战,2010年世界杯更打破历年纪录——有204支代表队参加预选赛。
各国出席世界杯的次数。
其他国际足联赛事
与男子国际足联世界杯相对应,国际足联亦设立了女子国际足联世界杯。女子世界杯的规模比男子小,但正不断发展;2007年女子世界杯预选赛参赛球队有120支,是1991年女子世界杯的两倍多。
足球亦是奥运项目之一,只有1896年和1932年两届除外。和其他体育项目不同,奥运会男子足球比赛并非顶级赛事,从1992年起,每队只准派3名超龄球员(大于23岁)出战。奥运女子足球亦从1996年开始举办,参赛球员不受年龄限制。
联合会杯在世界杯决赛圈展开前一年举行,由世界杯主办国所举办,可说是给主办国的一次采排机会。这项比赛由六大洲的冠军球队出战,再加上主办国和世界杯冠军,总共8支球队参加。
国际足联亦举办一些青少年足球国际赛事,包括U20国际足联世界杯、U17国际足联世界杯;俱乐部方面,有俱乐部世界杯,还有五人足球(包括世界室内五人足球锦标赛)和沙滩足球(包括国际足联沙滩足球世界杯)。
冠军奖杯
主条目:国际足联世界杯奖杯
国际足联世界杯先后使用过雷米特杯和大力神杯作为冠军奖杯。
雷米特杯,又称作女神杯[23],是1930年至1970年所使用的世界杯冠军奖杯,由历届冠军球队轮流保管。雷米特杯最初称为“世界杯”(World Cup)或“世界之杯”(Coupe du Monde),但在1946年为纪念世界杯的缔造者国际足联主席儒勒·雷米而易名。这座奖杯曾于1966年世界杯前夕在英国展出时被盗,后被寻回。1970年,巴西第三次捧杯后,被允许永久保留此奖杯,但1983年于里约热内卢再度失窃,至今仍然下落不明。外界认为雷米特杯有可能已被熔化成黄金出售。
国际足联世界杯奖杯(英语:FIFA World Cup Trophy),又称作大力神杯,是1970年后所使用的奖杯。国际足联请来七国专家,对53个候选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最终采用了意大利设计师施维奥·加辛尼加(Silvio Gazzaniga)的作品,这就是今天的大力神杯。大力神杯高36厘米,重量4.97公斤,由18K黄金铸成,造型为两个大力士双手高举地球。
1974年起由应届冠军得主保存直到翌届决赛圈前。首次获得大力神杯的球队为1974年的德国队。自1974年起,获得三届冠军的国家队可以获得一尊大力神杯的复制品,但是原件不会被任何国家队永久拥有,乃归国际足联所有。
大力神杯的底座上共可刻下1974年至2038年17届世界杯冠军的国家名称,换句话说,在2038年的世界杯完结之后,大力神杯将会退役,由新一代的奖杯取代。
赛制
预选赛
主条目:国际足联世界杯预选赛
自1934年起,世界杯设立预选赛[28]。 所有参赛队伍分别在6个大洲足球联合会(非洲足联、亚洲足联、欧洲足联、中北美及加勒比足联、南美足联和大洋洲足联)的监管下,按大洲各自组织世界杯预选赛(包括决定其赛制),以争夺世界杯决赛圈参赛资格。每届赛事正式展开前,国际足联都会决定各大洲足球联合会的决赛圈名额,其依据主要是该洲球队的实力,但也受各洲游说的影响。足球运动较发达的区域如欧洲和南美洲的入围比例会较亚洲或大洋洲多出几倍。
预选赛在决赛圈举行前3年开始,过程逾2年。预选赛在各个洲份的形式都有所不同。少数球队需进行跨洲附加赛以争夺席位。例如,大洋洲区冠军需和南美洲区第5名争夺2010年世界杯决赛圈的1个席位。自1938年起,世界杯主办国和上届冠军球队,均无需参与预选赛便可自动获得决赛圈参赛名额。但2002年世界杯之后,国际足联更改这项政策,规定上届冠军也必须通过预选赛来取得决赛圈的参赛资格。因此,2002年世界杯冠军队巴西成为首支需要参加预选赛的卫冕冠军球队。
但是这个制度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大洋洲需要透过附加赛才能获得决赛圈资格,而大洋洲队伍通常比对手差,这也使世界杯有扩队的需要。
历届世界杯主办国和球队最佳成绩(截止至2010年)。
决赛圈
主条目: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圈参赛球队
现时决赛圈会有32支代表队在主办国先后进行小组赛和淘汰赛,全程大约持续一个月。
进入决赛阶段的球队首先以小组形式进行小组赛。小组赛以抽签形式分成八组。国际足联先将各参赛队伍分成四个级别,第一级别为种子队,包括主办国及最高评分的七支代表队,评分依据国际足联世界排名与近年世界杯成绩各占一定比重的一个方程来计算。八支种子队分到八个小组中。其他队伍会分入第二至第四级别,多以球队所属的洲份来划分。每个小组均拥有第一至第四级别的国家队。自1998年世界杯起,规定同组内不能有多于两队欧洲球队或多于一队其余五大洲份的同洲球队,以及政治等多重原因情形亦不会同组。
小组赛采用循环制,以保证每队最少参与三场比赛。每组的最后一轮小组赛,四队之间的两场比赛会同时开赛,以确保公平。小组赛的首两名进入淘汰赛。积分制度采用胜3分、和1分、负0分的制度(1990年世界杯为止赢一场比赛只得2分)。如有两队或以上球队最终同分,则先计算(净胜球)净胜差,再计算进球数,最后计算两队对赛胜负关系,若仍未能分胜负,在2018年时采纳红黄牌纪律统计,优者晋级,不然便会以抽签形式决定排名。
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的首名及次名可晋级淘汰赛,而分组排名依照下列准则:
全部小组赛获得积分
全部小组赛球差
全部小组赛进球
比较相关球队之间赛事获得的积分
比较相关球队之间赛事的球差
比较相关球队之间赛事的进球
红黄牌得分:黄牌-1,2黄1红-3,直接红牌-4,1黄1直接红-5。
由FIFA抽签决定
淘汰赛阶段采用单败淘汰制(英语:single-elimination tournament),90分钟战平则加时30分钟,未能分出胜负便需点球大战分胜负。淘汰赛从1/8决赛展开,由小组首名对战另一小组次名。之后的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三四名决赛(半决赛落败方对战)至决赛会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