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芳如 圖片提供/王小路、《[圖解]13堂新手必修攝影課》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只靠手機怎麼拍出高質感美照,而不是到此一遊的傳統打卡照?手機攝影專家王小路撇開感光度、光圈等專業術語,從最基礎的光源、主角、視角切入,帶你用手機感受攝影的樂趣。此外,有時眼前的風景很美,但卻怎麼拍都不滿意,怎麼辦?參考文中介紹的6種構圖法,再搭配自己的觀點,即使是手機,也能拍出意境和深度。
旅行途中看到觸動內心的景色,許多人習慣拿起手機拍照或自拍。但若平常疏於練習,往往只能把眼前的景象拍下來,流於單純的記錄,而非進行攝影藝術。只用手機,能拍出帶有藝術感的照片嗎?答案是肯定的,素有「名模推手」稱號,曾幫林志玲、隋棠等明星拍照的攝影師黃天仁過去受訪時表示,只要觀念正確,手機也能拍出好照片。曾在文化大學、台積電授課,並多次開設手機攝影旅遊團的手機攝影專家王小路也認為,掌握光影、主角、視角3大重點,也能用手機拍出觸動人心的照片。
怎麼拍出好氣色美照?避開大太陽、燈光直射王小路說,攝影是光的藝術,想拍出好照片,留意光從哪裡來、明暗很重要。以下依據拍攝場景,分別解說室內、室外在白天、夜晚拍照時,需留意的重點。
1. 室外:旅途中碰上陰天,反而更要把握機會多拍照(1)白天拍照,最佳時機是清晨和傍晚
太陽是世界上最大的燈具,光線愈強,影子愈深,明暗對比愈明顯。此時如果站在大太陽下拍照,臉部眼窩凹陷處會變得很暗,鼻頭和下巴則可能過度打亮,看起來氣色好差。若想改善,可找找看附近是否有陰涼處,比如樹蔭下,避開強烈的陽光,以免臉上太多陰影。
此外,清晨日出後到早上8點,以及下午4點到6點,相對適合拍照。這兩個時段太陽通常是斜光,一方面光線較柔和、均勻,另一方面投射出來的影子也比較長,有機會拍出光與影互動的意境照。例如趁黃昏時刻意背光(主角背對光線,後面的光比前面強),把臉和身體的輪廓剪影拍出來,襯托夕陽西下的景致。
↑ 和著名景點巴黎鐵塔合照,怎麼拍出新意?王小路趁著夕陽西下,背對光線,找好角度,替自己拍出這幅特色剪影照。(圖片來源/王小路)
若是不巧在旅途中碰上陰天,也不必覺得掃興,因為從拍照的角度來說,比起大晴天,陰天無論拍人或拍花,成果通常都更令人滿意。如果將太陽比擬成燈泡,遮住陽光的雲就是遮光罩,有了這層遮光罩,光源將更柔和、平均,此時拍花,花卉的色調將更接近原本的顏色;若是拍人,五官也不會有太多陰影。
↑ 天空中的雲如同遮光罩,把陽光遮住,使光線更平均,拍出來的照片也更柔和。(圖片來源/王小路)
(2)晚上拍照,學會「借光」畫面更清晰
晚上拍照,最怕光線不足,拍出來一團糊,想避免這樣的情況,「借光」很重要。以新北耶誕城為例,許多人喜歡站在浪漫的燈海前拍照,雖然背後一片光亮,卻因為背對光線,使得人像拍起來不清楚。王小路建議,此時可以試著找找看前面是否有其他光源,比如裝飾用的燈柱,請主角稍微往前走幾步,借用前面燈柱的光源打光,一樣能拍出以耶誕燈海為背景的美照。
2. 室內:白天靠窗,晚上避免在燈光正下方體驗在地美食也是旅程中的重點。若是在餐廳室內空間用餐,想拍美照,白天可請餐廳安排靠窗的位置,避開餐廳常見的投射燈。原因是,餐廳通常燈光昏黃,即使採用白光,光源也不若自然光立體,拍出來的照片,畫面看起來會平平的。而自然光的光影,則能讓照片看起來充滿層次,且無論照片畫質或餐點色彩,都較接近食物原本的色調。
若晚上拍照,無論拍人或拍餐,都應避免直接坐在燈源正下方,否則會投射出強烈影子。此時試著挪動位置,稍微往後靠,或往左右移動幾公分,就能提升整張照片的色調。
↑ 王小路搭乘台鐵藍皮普快車,趁列車停止時,把手機切換到人像模式(或稱景深模式),請列車長站在中間快速拍照。人像模式不只可以用來拍人,拿來拍美食,也能拍出主體清晰、背景虛化的效果。(圖片來源/王小路)
人為主還是景為主?拍照前先思考「誰是主角」拍照前該思考的另一個重點是「誰是主角」。一般人旅遊,好不容易到了某個地標,會產生跑過去跟地標合照的衝動。地標通常比較高大,為了讓整個地標入鏡,拍出來的照片,常常人小小的,看不太清楚。
王小路建議,如果風景是主角,那麼畫面中的人小一點沒關係;相反的,如果人是主角,那麼人在整張照片中的占比就要大一點,不一定要追求地標完整入鏡,被拍攝的人稍微往前站,同樣可以帶到地標,且未必要拍全身照,改拍半身照,反而更有特色,還能讓照片主角的五官更清晰。
以下方兩張照片為例,拍攝地點同樣是台北車站,照片中央同樣都站了一個人,給人的感受卻截然不同。第一張照片以人為主,所以人像在照片上的占比有一定份量;第二張照片以景為主,比起把人拍清楚,掌握整體景觀結構更重要。
↑ 這張照片以人為主,所以人必須在畫面中占一定比例。拍照時,王小路刻意請小女孩抬頭,一方面是因為台北車站大廳上面有玻璃,陽光從上往下投射下來,會造成臉部明暗過多。另一方面,把頭抬高也象徵迎接希望。(圖片來源/王小路)
↑ 這張照片以景為主,所以畫面中央的人,小一點沒關係,重點是呈現整體景觀結構。為了營造棋盤的感覺,王小路特地跑到樓上,從二樓俯拍。(圖片來源/王小路)
怎麼拍出高瘦九頭身美照?攝影師蹲下來,手機拿低一點拍照視角也會影響照片呈現出來的感覺。以人像照為例,如果想拍出如同模特兒般的九頭身比例,拍攝時,幫忙攝影的人可蹲下來,手機拿直、拿低,但也不要低到貼近地面,以免讓下半身看起來變胖。最佳位置大約是攝影師的眼睛高度,位在對方腰部的位置。但若想拍出主角的氣勢,攝影師可盡量蹲低,採用鏡頭仰角的姿勢拍攝主角。
↑ 高雄左營果貿社區是近年熱門拍照景點,照片中的主角是格鬥及健身教練洪啟修。王小路拍攝時,蹲得非常低,當教練跳躍時,視角形成巨大高低落差,才能拍出這張充滿氣勢的照片。(照片提供/王小路)
若你一個人出門玩,沒帶自拍棒,建議自拍時,下巴至少在畫面中間的位置,才能避免手機上下自帶的廣角鏡頭把臉形拉長,整張臉變大。如果帶了自拍棒,則可以把鏡頭拉得更遠,同時留意自拍棒是否穩固,拍出來的照片才不會晃動。
↑ 搭台鐵藍皮普快車時,王小路趁列車暫停的空檔,拿起自拍棒拍照。自拍時,眼睛不一定要看鏡頭,看向窗外,反而能呈現欣賞風景的感覺。(照片提供/王小路)
出外旅遊,看到美味的餐點,常常令人忍不住拿起手機拍個不停。除了最普通的45度角拍法,有沒有其他方式?王小路說,如果想展現食物高度,比如千層蛋糕,可以改從側面拍,秀出蛋糕一層一層堆上去的樣貌。此外,從上往下俯拍,把餐桌當一幅畫來佈局,也能呈現另外一種感覺。
↑ 想展現食物高度,從旁邊側拍是個好點子。適當把人手加進去,還能替照片增添溫度。(圖片來源/王小路)
6種構圖法,拍出好看又有意思的照片除了留意光源、主角是誰、視角怎麼擺,拍照時若沒靈感,不妨參考常見構圖方式。《[圖解]13堂新手必修攝影課:用手機也能拍出動人影像,記錄生活的美好瞬間》一書作者野寺治孝指出,好照片大部分都有很好的構圖。遇到「用眼睛看的時候明明很好看,但拍出來後卻不怎麼樣」的情況時,試著套用書中提供的6種構圖法,也許有機會拍出好看的照片。不過,作者也提醒,進行攝影時,千萬不要拘泥於構圖,而要自由地拍攝照片。若發生「太專注在構圖上,而錯失拍攝時機」的情況,那就本末倒置了。若想學習構圖,不妨多參考世界知名畫家(維梅爾、莫內、雷諾瓦等)的畫作。
1. 中央一點(主題置中)構圖法
刻意將被攝體配置在畫面正中央,最單純的基本構圖法。
2. 井字構圖法
從縱向與橫向將畫面各劃分成三等分,再把主要被攝體配置在交叉點(的附近位置)上。
3. 二分割(對稱)構圖法
從縱向、橫向或斜向將畫面劃分成二等分。
4. 三角形(金字塔)構圖法
可將深邃感、立體感呈現出來。不一定非要正三角形不可。
5. 三分割構圖法
很容易取得畫面平衡,一種十分安定的構圖方式(範例是採用縱向的三等分畫面分割)。
6. 隧道構圖法
以陰影等景物將被攝體的周圍遮住,以便讓視線集中在被攝體。
延伸閱讀:野寺治孝著,《[圖解]13堂新手必修攝影課:用手機也能拍出動人影像,記錄生活的美好瞬間》,尖端出版
2020/11/15
贊助50+,支持免費好內容製作
→https://pse.is/3hg64d
加入50+Line
→https://fiftyplus.pse.is/5zvc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