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元节(七月半)为何被称为鬼节?

2025-05-29 23:06:19 | 世界杯的规则

七月十五为地官生日,地官负责定人间善恶,地官大帝在七月十五日,即与狱囚地狱受苦众生除罪簿、灭恶根、削死名、上生籍。民间有传说,此时无人祀奉的孤魂野鬼也会到阳间来,中元节被称为“鬼节”,正是由此而来。

也正是因这个称呼,让中元节甚至是整个七月都增添了一些不同的氛围,七月避邪祈福在部分地区更是必做之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避邪开运好物

中元节可不只是“鬼节”

作为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如果只以“鬼节”来界定,也就太局限了。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在古代,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每逢丰收的时候民间就会举行热闹的祭祀活动,在七月举行的献祭活动叫“秋尝”,人们要把成熟的谷物献给保佑自己的先人,向祖先报告秋成的同时也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传承至今,仍保留着多样的习俗,一起和小圣来了解下吧~

放河灯

“河”与“灯”都被赋予了深刻的含义,“河”可以理解为“上善若水”,它象征着美好的品质,又属阴,自然与生死交界相联系;灯为指引之灯,象征着光明与希望,为亡魂引路。

放河灯表达了思念之情,也寓意厄运随着逝水东流,一去不返。

烧香祭祖

祭祖是这个节日的核心内容,人们会准备香烛、食物、水果等,供奉在祖先的神位前,会烧纸衣等。部分地区在祭拜后还会举行家宴,传承对祖先的尊敬和纪念及家族情感等。

供奉香火

在寺庙、道观等地,人们会烧香祈福,向神佛祈求保佑和超度。

祭祀土地

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祈求获得大秋丰收。

食三宝

在很多地区,都有中元节吃鸭肉,用鸭子祭拜祖先的习俗。取“鸭”的同音“压”,人们认为吃鸭子能“压住”霉运。

同样,中元节有吃扁食的说法,认为这天吃了扁食能驱走霉运,迎接好运。

此外,因为莲藕有“藕断丝连”的特性,象征着人们与逝者的亲情还存在,从而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虽有部分传统习俗被逐渐淡忘,但各民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影响下又衍生了不同的习俗,关于七月半中元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就分享到这里了!朋友们,你们那里关于七月半中元节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微信搜“玉川说易”关注公众号,授易数精算之法,解商战博弈之局,我在易学路上等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